Storyteller/Ruei
沒想到第一天的行程都還沒結束就被迫換到下篇了,難道是我廢話太多嗎?只好在夕陽下默默流淚,喔對了!經過上篇一番折騰後,也來到黃昏了呢。
小琉球地質旅遊地圖
海灘上的星星與鳳山八景
經過了山豬溝沒多久,可見右側一條向下的小路往蛤板灣,又被稱為威尼斯沙灘。在沙灘上,可以看見明顯有趣的分界線,低潮線與高潮線之間的潮間帶靠海的一側佈滿礁石,礁石藏有許多可愛的潮間帶生物(圖一)。越往陸地方向砂越多,會出現一片被海浪沖洗而成的海灘砂面。高潮線以上,過了陡坡後,再往上一點的砂灘則是礫石與砂的混合(圖二)。
分佈在海灘上的砂礫大小與海浪的動力有關。簡單來說,越大的浪可以帶動砂的顆粒越大,而海灘則是海浪儲藏砂粒的倉庫,普通大小的浪能到達的高度就是漲潮的最高點,稱之為高潮線。當暴風甚至海嘯來襲時,製造的大浪就可以將大顆粒的礫石沖到沙灘的高處。在小琉球的砂與石頭幾乎都是生物碎屑形成的,像是破碎貝殼、珊瑚碎屑、星砂等等,試著在海灘上找出星砂吧!星砂是海洋中的單細胞生物有孔蟲死後留下來的殼體,不只在小琉球,許多離島的沙灘上都可以找到這樣迷人的小東西!
如果說要在小琉球看夕陽(圖二),威尼斯砂灘或落日亭都是不錯的選擇。在乾隆時,文人雅士將球嶼曉霞名列於鳳山八景之中,甚麼?你說曉霞是指日出不是日落?但是就小琉球的地理位置來說,西邊面海,日落時太陽可以直接沒入海中非常漂亮啊。反而是東邊日出時有臺灣島的中央山脈擋住,山脈上的那個雲啊、那個霧啊有可能遮住太陽剛上來的時刻,導致看到太陽時已經是非常刺眼的萬丈光芒了。(其實是自己爬不起來,找一堆藉口)
專業旅遊文擺脫不了一直吃
晚餐時刻到了,如果是買民宿套票就能在清涼的晚風下烤烤肉,一個字:爽!但沒有也沒關係,去熱鬧的街區逛逛,廟口的鹹酥雞與冰店對面的滷味都是搭配啤酒的好夥伴!廟口的鹹酥雞是間老店,從我五年前去小琉球上野外地質調查課程時,就已經獨霸一方了。
晚餐吃飽後,別賴在房間不想動啊,趁著天氣好,出去外面溜搭溜搭,民宿套裝行程會有夜間導覽,導覽員會帶你們去四處夜遊,看看夜間的生物和看星星認星座。如果說你沒參加又要在小琉球上找一個光害小一點的地方,就去落日亭吧,絕對不是因為導覽員都帶大家來這邊看星星,你可以聽免錢的喔,只是你剛好也想找一個比較沒光害的觀星地點而已。至於導覽員的素質如何,依據我剛好經過聽到的內容,我會說非常不錯,值得一聽。
而明天的早餐,可以到島中間的洪媽媽早餐店買!推薦一下厲害的琉球粿,有芋頭跟南瓜兩種口味,而酥炸黃金(圖三)是將粿裹上粉,炸到外皮黃金酥脆起鍋,非常得好吃,但真的很胖啊!吃完滿滿的罪惡感跟鹽酥雞有得比。既然連明天早餐都講了,那午餐也順便囉,順著上杉路走,可以找到在中華電信附近的相思麵,人很多、非常多,雖然也是一間傳統麵攤,但老闆的相思辣椒醬是一絕,切盤滷味沾著吃,香香麻麻辣辣的口感,即使天氣熱到冒汗也停不了嘴啊!
奇岩怪石與水下世界
隔天一大早,當然是要來趟環島旅行啊!烏鬼洞值得下去看看,完整的珊瑚化石(圖四)就在觸手可及之處。而美人洞、山豬溝、烏鬼洞及東南邊山上的白燈塔都有陰森森的鄉野傳奇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詢增加一些探險時的樂趣,這邊就不再贅述了。東南海岸的厚石裙礁、觀音石、紅蕃石、老鼠石都是大自然巧奪天工下的產物。
陸上看膩了,就一起來去浮潛還是潛水吧!沒有潛水執照也可以用體驗潛水的方式造訪水下世界,難得一次近距離接觸活著的珊瑚不是很令人興奮嗎?這次我找上了島人,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透過潛水、生態、人文的角度去接觸海洋,而Geostory則在科普推廣上讓大家了解海洋,我們面對同一片海洋,但從不同角度說這故事。到達水下五米後,已經可以看到色彩繽紛的珊瑚礁了(圖五),像大腦表面紋路的密集迷紋珊瑚、小丑魚一一浮現在眼前。原來遠在琉球山上的石灰岩,在過往也是這般景象啊,不同於現在的灰白,過去是繽紛色彩,而且必定比充滿人類的現在,生物多樣性更豐富。
後記:泥貫入體及中央地溝
回到上篇一開始,琉球嶼是怎麼浮出海面的呢?島上找不到火成岩,附近也沒有火山活動,所以它與綠島、澎湖等島嶼形成方式不同。難道真有如清代的記述是鳳山丘稜的延伸嗎?所幸現今地質學家透過震測、鑽探等方式,可以解析海床底下的地質概況,這才發現原來小琉球並不孤單,在臺灣西南海域一帶,海床下有著許多泥火山,這些泥火山的成因跟泥貫入體有關。
深海沉積泥的過程中,常常也會把海水一起夾帶進去,這通常發生在快速沉積時。這些泥的排水能力緩慢,所以泥裡面就含有大量的水分。當泥越堆越厚就越難排出,直到受到外力擠壓,在下層含水高、不穩定的泥就受不了要爆了,唯一宣洩的方向就是往壓力低的上面跑,因此上衝形成泥貫入體。泥貫入體沒有衝出海床,就會透過地層的縫隙將泥水往上排,形成泥火山;衝出了海床就像是枋寮外海的枋寮海脊;而衝出海水面的話,就是小琉球的成因了。
接著來看看小琉球的地形起伏,小琉球像是一個中央膨脹導致向四周裂成四瓣的發粿,而中央有一條貫穿全島的道路剛好處於較低的位置,被稱為中央地溝,這也是為什麼曾有剖腹山的俗名。有研究認為小琉球的形成與過去海底下被切蝕出來的古水道有關,中央地溝的方向正好與鄰近的海底水道方向平行,正因為泥貫入體上方是古水道,讓它容易突破海床往上生長,水道的侵蝕切割也使得琉球嶼在凸出海水面之前,呈現出中央較低、兩側較高的地貌。
延伸閱讀
地質百科:泥貫入體 ─ 陳松春
周錦德等人(1997)琉球嶼縱貫島軸之中央地溝成因探討,地質第17卷
小琉球南測海域發現海底泥火山群 ─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新聞資料
Pingback: [地質旅遊]穿越時空愛上琉球嶼(上篇) – GEOSTORY()